帕皮亞殘篇
3 現存有帕皮亞所寫的五本書,書名是《主諭評註》⑤。愛任紐也曾提過這些是帕皮亞僅有的著作,他大概這樣說:“帕皮亞是早期的人,是約翰的聽眾,也曾作坡旅甲的夥伴;他在所寫的第四本書中見證了這些事。他的著作共有五本。”⑥
2 任紐如此說。但其實,帕皮亞本人在他這些論述的前言中,從未指出他是眾神聖使徒的聽眾或親眼見證人;然而,就他所使用的字眼來看,他確實從認識他們的人那裡領受了有關信仰的事情。他說:
3 “然而,無論何時,只要是我從眾長老那裡小心學到、又清楚記得的,我都會毫不猶豫、有條理地給予解釋,並給你們寫下來,以確保真實。因為我跟大多數人不同,我不喜歡滔滔不絶的人,只喜歡教授真理的人。我也不喜歡那些牢記別人的誡命的人,只喜歡那些牢記有關信仰的誡命的人;這些誡命既是從主而來的,也是源於真理本身。
4 那麼,倘若有跟隨過眾長老的人剛好到來,我會就眾長老的話向他詢問,問安得烈或彼得說了什麼,或腓力、多馬、雅各、約翰、馬太,或主的其他門徒說了什麼,以及阿理斯蒂安(Aristion)和長老約翰等主的門徒現在又說⑦了什麼。因為,我一向不認為書本所能給我的知識,可媲美我從活生生的、持久的聲音中所能得到的裨益。”
5 值得留意的是,他在上文兩度提及約翰這個名字。第一次與彼得、雅各、馬太以及其他使徒一起出現的,顯然是指傳道者約翰⑧;但跟着,他又提到另一位約翰,把這位約翰與使徒以外的人相提並論,並把阿理斯蒂排列在他前面,
6 更明確地稱他為“長老”。他這話證實了某些人的說法的真實性,指小⑨亞細亞當時有兩個叫約翰的人,又說以弗所有兩個墓穴,直到今天仍被稱為約翰的墓穴。我們必須留意這一點,因為那以約翰名義流傳的啟示錄,即目睹書中異像的人,極可能是第二位約翰,除非有人確實認為是第一位。
7 我們一直在談的這位帕皮亞承認他是從跟隨過眾使徒的人那裡領受使徒的話,但卻自稱聽過阿理斯蒂安和長老約翰講道。至少,他在書中確認他們的傳統時,多次提及他們的名字。但願讀者會關注⑩我們這些聲明。
8 除了上述的言論之外,我們再加上一些帕皮亞說過的話,也是值得的,他在當中還記載了一些別的神蹟奇事,這些記載可以說是來自他對傳統的耳濡目染。
9 我們在前面已提到使徒腓力和他的眾女兒住在希拉波立。⑪現在我們要指出的是,與他們同時代的帕皮亞記得他從腓力的女兒那裡聽到過一個神奇的故事。帕皮亞說當時有一個人從死裡復活,又說另一件神奇的事蹟涉及一個別名叫巴撒巴的猶士都:他喝了毒藥,但靠着主的恩典,卻毫髮無損。
10 《使徒行傳》記載說,在救主升天后,眾神聖的使徒提出這個猶士都和馬提亞兩人來,並藉着禱告,用搖簽的方式選出一人來填補賣主的猶大的位置。經文記載如下:“於是推舉兩個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稱為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眾人禱告說……。”⑫
11 同一位作者也記載了許多其他口耳相傳的故事,其中包括一些主說過的奇特比喻和教訓,以及其他一些更富神秘色彩的記述。
12 其中一件事論到在死人復活後,一段為期一千年的日子就會來到,基督的國度將以有形體的形式在地上建立起來。我猜想,他有這些觀念,是因為他沒有認識到眾使徒使用的是象徵性的神秘語言,從而誤解了他們的相關描述。
13 他的領悟力顯然十分有限,我們從他自己的話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但是,由於他的緣故,其後許多教會的作者都持相同的意見,因為他是一個早期的人——例如:就像愛任紐和其他說出類似觀點的人。
14 帕皮亞也以上述那位阿理斯蒂安為根據,在著作中提供了其他有關主的教導的記載,以及長老約翰流傳下來的傳統。這都是我們要向好學之人推薦的。現在,我們必須在上面引述的帕皮亞的聲明以外,補充一些關乎福音書作者馬可的傳統。該傳統的說法如下:
15 長老過去常常說:“馬可是彼得的傳譯員⑬,於是把他對基督⑭言行的記憶通通寫下來,雖然並沒有按着次序,但卻是準確的。他從未聽過主講道,也未跟從過主,但正如我所說,他其後跟從了彼得。彼得一向按照需要來教導,卻無意把主的言論⑮整理成結構連貫的記錄。於是,馬可把自己記得的一切寫下來,無一錯誤。因為他緊守一個原則:他聽到什麼,都會毫不遺漏地記下來,但卻不會記載任何不真確的事。”
16 關於馬可,帕皮亞說了這些話。關於馬太,帕皮亞則說:“馬太以希伯來語把聖言⑯寫下來;大家都各盡所能加以解釋。
17 這位作者也用了約翰一書和彼得書信中類似的數據作為左證。他又說了一個有關一名婦人的故事,該婦人在主面前被指控犯了許多的罪,這故事可見於《希伯來人的福音》⑰。我們認為,除了已經述說的事以外,這些事我們也必須細察。
——選自西澤利亞的優西比烏《教會歷史》3.39.1-17⑱
主編﹕黃錫木博士,原文審校﹕黃錫木博士﹑張略博士,編譯﹕陳寶嬋﹑彭惠敏﹑邱丹﹑王碧鷰
本畫面由信望愛資訊中心之CBOL計畫產生,歡迎連結,無須申請。